写在开头:
近一年多没写博客,此文算是把这段时间的空白给填上一些吧。
一年多前的一个早晨,坐在去闵行的地铁上,参加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,看着外面一栋栋的建筑无声地飘过,觉得很迷茫,问自己:“这么做真的值得吗?有意义吗?”
还好当时觉得说,还是先把高数考好吧,不然也就不会有下面这些故事了。
– 班长
和张老师的对话始于第一节课,因为我是班长。
张老师:你们班有多少人?
我:大概70多吧…
张老师:有多少人还没有进项目组?
我:哦…
张老师:声音那么小能做班长吗?
我:哦…
这是我厚厚的笔记本上记下的第一段话。
– 三个体会
在每门课结束后都会和环浩在电话上聊到半夜,分析过程中发生的每件事和每个人,我们曾聊起过对于在每一学期课程的不同体会。
听张老师的课,不同的人悟到的东西都各不同,下面的三点是对我而言影响最大的。
第一学期:从技术到管理思维
第二学期:补丁空间思维
第三学期:整合资源、下一个空间
具体就不展开了,每个体会都是许许多多的小故事的总结。
– 机会来得会比你想象得还要成熟
一年多前,因为不服输,曾告诉一个人说我一定能用一年的时间做到管理者的位置。
但立马发现自己的幼稚,就算是一张项目管理硕士的文凭,也得至少3年的时间。
管理者需要成熟的心态,需要多年的积累。一年?怎么可能。
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很有意思,张老师的一门课,就打开了我的管理门。一门课后,就在公司拿到了升任管理者的机会。所以这一门课,相当于好几年的工作经验吧。
– 环浩同学
认识环浩同学是因为考前培训的时候他坐在我旁边。我问他打算考哪个方向,他说是项目管理,我说我也是。他拍拍我的肩膀说:“加油啊!以后可能是同学。”因为他当时一副自信满满好像已经考上的样子,给我留下的印象是这个年轻人还真嚣张啊。
后来真成为同学后,我告诉他有这么个事,曾给我莫大刺激。他回答说:有吗?他已经不记得了,可能他那会儿碰谁都这么说吧,属于领导者激励员工的手段之一。
– 关于放弃
据说80后都善于放弃。项目范围控制不住、干系人管理不了、技术难题解决不了,就说:那就放弃吧!
就好像踢球碰到场地烂,出门旅行碰到下雨天,打牌总是手气差,于是就说我不玩了一样。
既然付出很多,就因为一时的不顺利就让之前的积累全部作废,怎能好玩。
就算是在沙滩堆城堡,也要堆出个样子,再看它被波浪冲走才有成就感吧。
所以我所说的放弃是后者,拥有之后,为了下一个人生目标的放弃,比如放弃自己最得意的技术从头开始学管理、放弃娱乐的时间用来学习等等。
记得投标考试的那天,我们组因为没有经验,标书什么的很不专业,虽然我们在专家组里有“人”,但得到的建议是:你们还是打打酱油吧,也能学到很多了。结果出来,我们是中标组之一,因为直到那之前的一刻,我们都没有放弃。
– 最尴尬的30秒
我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,以前很多事情宁可不做,也不愿意丢了面子,于是在自己的技术世界里守了很多年。
张老师说过沟通要有四个口袋,而我经历过非常悲伤的谈判经历,翻遍全身想不出一个口袋,被数落得无地自容。这一年里,又经历了许多这样的最尴尬30秒,上台演讲被质疑,演示程序发现突然不工作,饭桌上一个突然的问题不知道怎么接,等等。
但回头想想,这又如何呢,作为管理者在关键时刻你必须站出来,当你站出来的时候,你就是众矢之的,你就必须面对它。
只要有心,第一次是不知道,第二次碰到时就会发现那些都只是成长过程中的基石而已。
千载功勋身外影,百年荣辱镜中花。最重要的是心态!
– 29岁
张老师在博客上转贴一篇“二十九岁现象”,想到自己正好是二十九岁。
诚然如果不是张老师,我估计还在迷茫着呢,所以说张总是我的人生导师一点都不为过。
写在结尾:
谨以此文向为了学生辛苦付出的张艳红老师表达诚挚的感谢!